「当时,在耶路撒冷的宗徒,听说撒玛黎雅接受了天主的圣道,便打发伯多禄和若望往他们那里去。他们二人一到,就为他们祈祷,使他们领受圣神,因为圣神还没有降临在任何人身上,他们只因主耶稣的名受过洗。那时,宗徒便给他们覆手,他们就领受了圣神」(宗8:14-17)。
坚振圣事使圣洗的恩宠得以圆满。它是赋予圣神的圣事,使我们更深入地扎根於与天主的父子关系里,更坚固地成为基督的肢体,更牢固地与教会连系,更密切地与教会的使命相联合,帮助我们以言以行来见证基督徒的信仰。(天主教要理1315-1316)
耶稣说:「我是从天上降下的生活的食粮;谁若吃了这食粮,必要生活,直到永远……。谁吃我的肉,并喝我的血,必得永生……他住在我内,我也住在他内」(若6:51,54,56)。
感恩祭是教会生命的中心和高峰,因为在感恩祭中,基督把他的教会及所有的肢体联合於他在十字架上、一次而永远地、呈献给天父的赞颂和感恩之祭;基督藉此祭献,把救恩倾注给他的身体——教会。
感恩祭的庆典该常包含:宣读天主圣言;感谢天主父所赐的一切福分,尤其是赐给我们他的圣子;祝圣饼酒;并藉领受主的体血,而参与这礼仪宴会。这些要素共同组成一个整体的敬礼行动。
感恩祭纪念基督的逾越,即由基督的生活、死亡和复活所完成的救世工程,这救世工程透过礼仪行动得以临现。 基督——新约永恒的大司祭——亲自藉着司祭的职务,呈献感恩圣祭;而且也是那真实临现於饼酒形下的同一基督,作为感恩圣祭的祭品。
只有那些有效领受圣秩的司祭,才能主持感恩祭,祝圣饼酒成为主的体血。
麦面饼和葡萄酒是感恩(圣体)圣事的必要标记。司祭呼求圣神惠然降临饼酒之上,并恭诵祝圣的话,即耶稣在最後晚餐所说的:「这就是我的身体,将为你们而牺牲,……这一杯就是我的血……」
藉着祝圣,饼酒发生实体转变而成为基督的体血。生活的、光荣的基督,他的体血、连同他的灵魂和他的天主性,真正地、真实地、且实体地临现於祝圣过的饼酒的形下。(天主教要理1406-1413)
教会积极鼓励信友每次参与感恩祭时,都领圣体。教会规定信友每年至少领圣体一次。 既然基督临现於祭台上的圣事中,我们就该以朝拜之礼来尊崇他。「朝拜至圣圣事(圣体),是对我们的主基督感恩的证明、爱情的标记、钦崇的本分」。
基督由於已经离世回归天父,就在感恩(圣体)圣事中赐给我们一项保证,保证将来与他共享光荣:参与圣祭使我们与他以心体心,使我们有力量跋涉今生的旅途,渴求永生,并使我们现在就与天上的教会,与童贞荣福玛利亚和全体圣人结合为一。(天主教要理1417-1419)
「在逾越节那天晚上,主耶稣显现给他的宗徒,并对他们说:『领受圣神罢! 你们赦免谁的罪,就给谁赦免;你们存留谁的,就给谁存留』」(若20:22-23)。
在领洗後所犯的罪,是藉着称为悔改、告解、忏悔或和好的圣事,而获得赦免。
谁犯罪,就是有损天主的荣耀及慈爱,也有损自己被召成为天主子女的尊严,以及教会灵性的福祉,每位基督徒都应是教会的活石。
以信德的眼光看,没有比罪更严重的恶事,也没有甚麽能比罪给罪人自己、教会和全世界带来更坏的後果。
人在犯罪失去与天主的共融後,再与他恢复共融,此种行动源於富於慈悲的天主的恩宠,他关心人类的得救。人应为自己和他人祈求这分珍贵的恩赐。
回头归向天主的行动,称为皈依和忏悔,包含对所犯的罪过感到痛心和厌恶,并决意定改,将来不再犯罪。因此,悔改涉及人的过去和未来;此悔改因仰望天主的仁慈而强化。 忏悔圣事由忏悔者的三个行动以及司铎的赦罪所构成。忏悔者的三个行动是痛悔、告明或向司铎明认罪过、立志作补赎并付诸实行。 忏悔(也称痛悔)应发自信仰的动机。如果这忏悔是源於爱天主之情,我们称之为「完美」的痛悔(上等痛悔);但若是建基於其他动机之上,则称之为「不完美」的痛悔(下等痛悔)。 谁若愿意与天主及教会和好,就应在仔细省察自己的良心後,向司铎告明所有记得而又未曾告明的重罪。虽然小罪不需告明,但教会仍非常鼓励告明小罪。 听告解者建议忏悔者作某些「补赎」或「忏悔」的行动,为弥补由罪过所造成的伤害,并恢复相称於基督门徒身分的生活习惯。 只有从教会掌权者获得赦罪权的司铎,才能因基督之名赦罪。 忏悔圣事的属灵效果包括:
为与天主及教会和好,个别而完整地告明重罪,然後赦罪,仍是唯一、通常的方式。 藉着大赦,信徒能为自己和炼狱的灵魂获得因罪过所带来的暂罚的赦免。. (天主教要理 1485-1498)